【导语】自“四百”主题活动开展以来,甘谷县组织动员各乡镇、驻村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聚焦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路域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靠前站位、主动作为,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现将部分案例纪实如下。
修路架桥通民心,筑基兴业促振兴
——甘谷县磐安镇“四百”主题活动典型案例

在甘谷县磐安镇,一条1.2公里长的乡村道路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蜕变。从狭窄破损的“瓶颈路”到宽阔平坦的“振兴路”,这条连接镇区与工业园区、辐射13个行政村的重要通道,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磐安镇以“四百”主题活动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破解“肠梗阻”问题作为突破口,用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的“路文章”,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问需于民:以民生痛点为工作靶心
磐安镇西桥头至磐温路口段长期面临道路狭窄、破损严重的困境。作为华能电厂、兴材加气块厂等企业的运输动脉,坑洼不平的路面导致运输效率低下,企业每年因车辆损耗和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更令人忧心的是,这条道路还是全镇西部片区13个行政村、2000余户群众出行的必经之路,雨雪天气时事故频发,群众反映强烈。“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磐安镇党委书记在部署会上坚定地说。面对这一制约发展的“顽疾”,镇党委政府将道路改造列为2025年十大民生工程之首,成立以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干部分片联系”的工作格局,邀请交通专家实地勘察,制定“拓宽主线+联通环网+配套整治”的综合方案,计划投资800万元实施全线改造。
实干为要:以系统思维破解治理难题
在拆违治乱拓宽路面的现场,机械轰鸣声与群众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图景。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全员上阵,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大型机械来回穿梭。短短十数日,就将原来8米宽的道路拓宽至14米,拆除沿线违建23处,清理占道堆放物100余吨。同时,将栽植行道树200余棵、高杆月季300余株,设置景观小品8处,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工程将道路建设与毛家坪遗址保护、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在关键节点规划建设观景平台和文化墙,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靓丽名片。

以路为媒:绘就乡村振兴崭新图景
经过这场“路脉”治理,磐安镇将发生喜人变化,综合效益正加速显现。经济效益方面,企业运输成本下降35%,全镇果蔬外运效率提升40%,直接带动沿线5个村的特色种植产业增收1200万元;社会效益方面,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60%,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8.6%;生态效益方面,道路沿线增设的雨水收集系统和生态护坡,有效改善了区域微气候。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条道路已成为磐安镇“交通+产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示范轴,串联起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历史遗迹三大板块,为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注入持续动力。
“路通了,心更通了!”村民们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四百”活动的真谛。如今走在这条正在蜕变的道路上,两侧整齐的产业园区与远处的万亩果园交相辉映,见证了基层治理从“解决一个问题”到“办好一类实事”的治理智慧。磐安镇用一条路的蝶变证明:唯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把发展的难点堵点抓在手上,才能真正铺就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条用汗水和真情浇筑的振兴之路,终将成为连接党群干群的永恒纽带,必将继续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