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层治理的广袤画卷中,网格员是最灵动的笔触。他们穿梭于街巷村舍,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化解矛盾、推动专项治理的关键力量。今年以来,秦安县中山镇以网格员李全顺为典型,在专项治理中探索出“小矛盾精化解、小网格强联动、小机制促创新”的治理路径,用细微处的治理实践汇聚成基层治理的“大能量”。
小矛盾大隐患,网格员筑牢矛盾化解“前哨站”。佘王村网格员李全顺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村民李大哥与邻居王叔因排水问题争执激烈。王叔家硬化巷道后,李大哥家因地势较低,房后护坡高度降低,墙皮受潮脱落,存在雨水倒灌风险。双方沟通无果,矛盾濒临激化。
李全顺迅速介入,先安抚双方情绪防止冲突升级,再详细询问事由并第一时间上报镇综治中心。他凭借村内威望走访周边村民,收集情况佐证。镇综治中心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司法所、村委会成立调解小组,实地勘察后提出“重新规划排水渠+增设防护设施”方案。李全顺以邻里情谊为切入点多次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得以平息。
小网格大治理,多元联动织密基层“一张网”。中山镇构建“网格员巡查发现—平台分级处置—多部门联动化解”机制,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以李全顺为代表的网格员每日穿梭网格,通过入户走访捕捉矛盾隐患,信息实时上传至镇综治中心智慧治理平台。平台按矛盾性质分级,简单纠纷由网格员联合村干部就地调解;复杂矛盾则由镇综治中心牵头,联动司法、公安等部门组成专班攻坚。
在处理土地承包纠纷时,因边界不清、收益分配问题引发群体性矛盾。李全顺及时上报后,镇里启动联动机制,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司法所、法律顾问组成工作组。他协助工作组逐户走访涉事村民,配合查阅档案、实地测量,经多轮协商明确边界与分配方案,成功平息纠纷,为全镇平安稳定筑基。

小机制大创新,制度赋能激发治理“新活力”。为释放网格员治理效能,中山镇从三方面创新机制,强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网格员专业素养;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矛盾化解质量、信息上报准确率纳入考核,表彰优秀网格员。聚资源,推行“网格+”模式,融合党建、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工作,打造“一网统管”格局,实现问题与部门的快速联动处置。优服务,搭建“线下+线上”服务矩阵。线下组建移动服务队,利用赶集、入户开展便民服务;线上依托陇情E通智慧平台,开展巡查走访、社情民意解决帮办,实现群众诉求即收即办。
以李全顺为代表的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网格,让一项项创新机制在实践中迭代优化。中山镇通过网格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丰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内涵。未来,中山镇将持续深化网格治理,以更精细的服务为群众筑牢和谐稳定的社会根基。
(来源:秦安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