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的重要批示精神,更好地展示全县在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等各领域取得的成绩,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四下基层”全媒体采访小组,深入张家川县各乡镇、基层一线,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以在全社会引起共鸣、推动共识、形成共振,激发奋进的强大正能量,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又是一年丰收季,梁山镇唐刘村军科种养殖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独活喜获丰收。
一台台机械正穿梭在田间地头,人机联动,开足马力采挖独活,现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随着中药材收获机的快速移动,一根根独活被高效快速地挖出土层并筛出部分泥土,机器移入下一块土地,务工人员开始熟练的捡拾、装车,满山遍野的中药材成了当地村民增收的“法宝”。

唐刘村地处梁山镇西南部,气候干旱,土质松软透气,适宜中药材独活的种植。现在眺望远处,在秋景的映衬下,群众收获药材的生动景象映入眼帘,一幕幕繁忙劳作的场景,汇聚成了一幅富民产业助农民增收的美好画卷。
军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军科介绍说:“我们合作社的独活从刚开始试种的1亩扩大到现在的200亩,离不开科学的种植和管护。独活从采种、育苗、栽培、到田间锄草、再到最后的采收,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务工人员是我们唐刘村和附近的村民,工资都是每天100元。独活是一年生药材,当年种、当年收,霜降以后开始采挖,200亩再有一个星期就挖完了。”

家门口的产业让不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获取双份收益,前来捡拾药材的唐刘村村民刘改红已经在药材地里干了十多天,对于她来说,在家门口就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兼顾家庭,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小小中药材,撬开致富门。田军科介绍说:“我们的独活采收完后,鲜货主要销往华亭县进行烘干加工,我们合作社晒干的主要销往安徽亳州等地。大概除去全年二十五六人的人工钱、化肥钱、苗木钱,预计纯收入40万元左右。”

近年来,梁山镇唐刘村结合山区地势和气候条件,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的举措,扩大种植面积,助力群众增收,产业效益和促农增收实现双提升、双丰收。
(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