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后,张家川县刘堡镇的乌龙头种植基地绿意更浓。不同于春日采芽时的鲜嫩灵动,盛夏的枝头舒展着层层新叶,农户们穿梭在齐腰高的植株间,指尖翻飞间,一片片鲜叶被整齐收进竹篮。“以前只知道春天采芽子,现在夏天采叶子也能卖钱。”采收现场,村民马先生笑意盈盈。

为保障夏季采收质量,镇上精准开设“田间课堂”,邀请农技专家实地指导叶片采摘标准、保鲜存储等技巧。“叶片采摘得讲究‘度’,不能太嫩也不能过老,还要留足光合作用的叶片保证植株生长。”技术员马平平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科学采收让每亩地夏季收益稳定,既保住了当下产量,也不影响来年植株正常生长。
作为全县“4+2”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刘堡镇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帮扶下,锚定乌龙头特色产业精准发力。今年春季,米家村、窑儿村分别种下100亩、140亩乌龙头,目前全镇种植面积已突破千亩,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实现致富增收。
基地采收的鲜叶源源不断运往镇里的乌龙头红茶加工厂,经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带着山野清香的叶片蜕变为条索紧实的红茶,身价翻番后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这正是当地延伸产业链、做深精加工的生动实践。

“菜叶双利用”技术的攻克,让乌龙头产业解锁了夏季增收密码,曾经“一季闲”的淡季变成热火朝天的“采叶季”,实现“春采芽、夏收叶、全年卖”的全周期开发,彻底打破“一季采收、半年赋闲”的瓶颈。在刘堡镇乌龙头红茶加工厂,标准化生产线机器轰鸣,工人身着统一工装,将分拣后的鲜叶送入杀青机。车间采用“传统工艺+现代设备”结合模式,既保留乌龙头独特风味与营养,又通过温控、洁净加工提升品质,制成的茶叶口感清新,广受消费者青睐。

从春日嫩芽俏销到盛夏叶片生金,乌龙头产业以全周期开发打破季节限制,让这株山野菜在炎炎夏日持续“变现”,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常青树”。
(新闻来源: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