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
作者:王若冰

配图:天水在线
清水,一个极形义的地名。
无疑,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7年)汉武帝置清水县,就取了这一带山清水秀之意。两千多年后,清水仍是天水境内山川最为清秀,流水最清澈,最容易让人回味到陶渊明笔下那种田园诗意的地方。
16年前第一次到清水,我就深深暗恋上了清水溢漫着的那种古朴、平和、幽静的韵致了。
清水谷地四面环山,像静静泊在一汪绿水中的一叶扁舟。她的西面和北面是平缓沃饶的山地,春夏两季,绵延绿野遥对蓝天白云,使你忽然觉得古代的天空应该就是这样平静得一尘不染。县城南缘背靠的苍岭群山,已经有了些南方山水高矗险峻的味道了。在红堡一带,这山岭乍然被奔涌急湍的牛头河撕开一道峡谷,幽深且极尽艰险,是古代清水通往州城天水最便捷的险途。平缓的北部山地和南部山岭并肩东行,到了白沙、陇东一带的关山脚下,清水谷地宣告结束。如果再涉足东行,翻过关山陇坂,就是陕西境内渭北黄土高原最西的陇县了。
秦人先祖自秦非子犬丘受封,建都“秦亭”,为周王室牧马,至秦襄公称霸春秋,前后在天水境内繁衍了十五代。秦非子都邑“秦亭”旧址,现在已划归张家川。但牛头河两岸至今山清水绿,气候湿润,又紧邻秦国早期都城秦亭,秦非子当年为他那数以万计的神驹骏马选择牧场,无疑应该首推水草肥美的清水一带。牛头河谷北部山地极高处,据讲就是古邽山。汉武帝以前上邽县治,就在清水县境内。据史地学家徐日辉先生回忆,1982年他考察古邽山时,曾在县城北两华里牛头河北岸第二台地上,发现过秦汉上邽古城遗址。
然而,在此后更久远的岁月中,清水始终都是以静如这片蓝天绿野铺阵开来的山川一样的心态,对待她所经历的历史的。自西汉“屯田将军”赵充国和死后29年才被隋炀帝追封为持节骠骑大将军并葬于白沙乡的李虎以后,清水好象没有出现过多少彪炳史册的人物。但在翻遍所谓“正史”和“野史”有关清水的过去,对于与清水有些瓜葛的两桩事件,我是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的:一是轩辕黄帝出生于清水县山门乡的轩辕谷;二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于清水红堡。
黄帝降生轩辕谷,据说《水经注》是有记载的。山门乡在清水县东,关山脚下,与陕西陇县接壤毗邻,而且山门乡有一个叫“三皇村”的村庄,村名也不知延续了多少代了。在东西长不足百华里的清水,山门是很僻远的乡,我一直没有机会去看那儿的山川形势究竟是如何孕育了黄帝的。但凭想象可以知道,那儿必然是出入关山陇坂的咽喉。否则,怎么会有一个“山门”——意即进出关山之门的地名呢?
黄帝生活的时代,大约距现在有5000年左右,正是与清水一水相连的大地湾文明由盛而衰,伏羲率大地湾万千之众,高举龙旗挥戈东进之时。与黄帝同属“伏羲轩辕”部落的大地湾伏羲氏龙部落,在挺进关中,东拓中原时,会不会有一部分就是逆牛头河谷地东进,从清水境内的山门出陇入陕呢?这可能是有的。据考古资料证实,轩辕谷被认为是轩辕黄帝与其母栖过身的“轩辕窑”一带的峡谷,至今还有新石器时代的红色陶片。
如果当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五帝本纪》中着笔轻写上“轩辕黄帝,生于上邽山门”几个字,清水恐怕是足以热热闹闹地风光数千年的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墓地在呼和浩特。但这位生前几乎扫荡了整个亚欧大陆的蒙古族大英雄撒手人世的终极之地,有人认为在宁夏六盘山下的清凉峡,也有人认为在清水县西、牛头河峡口的红堡。
成吉思汗殁于征讨西夏的营帐中。
清水和张家川都在关山之右。宋代,关山一带就是宋王朝抵御西夏的前沿阵地。公元122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率兵南下进攻西夏时,西夏军威正盛。据有关专家考证,在元军与西夏相持将近一年的战事尚未结束之际,染病在身的成吉思汗就扎驻在清水红堡的军营中,并于次年病殁。据说成吉思汗死前就吩咐封锁他去世的消息,以保持对西夏的威慑。所以自元以来,关于成吉思汗死地和葬地的历史真相,一直被深锁在茫茫迷雾中。最近,雷达先生在他的散文《西夏行》中,也再一次提出成吉思汗死于清水红堡和六盘山下的两种说法。
中国历史,自古至今都是一部伟人史、名人史和英雄史。于是,地以人名,物以人荣,便成了我们评价历史的唯一尺度。在这一点上,我本人和一直以平朴、安静地状态存在着的清水也自然不能免俗。
牛头河峡谷里千百年浪冲水洗,出一种温润如玉、五彩斑斓的辉绿岩,被誉为“中国一绝”,人称庞公石。这种宋代就被《云林石谱》列为天下奇石的石头,当地人也在据传曾在这里修行过的湖广居士庞蕴之间演绎出了一段神奇故事。
然而更多的时候,那些平平庸庸生活的人们对一个地方,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变革所起的作用,我们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发现。
游赵充国陵园时,被介绍说近年清水连续在县城以东及以北河谷地带发现了6处宋墓。当我被引领进幽深似十三陵地宫的墓葬深处时,我惊讶于搬迁到赵充国陵园内的这三座古墓所呈现的那种豪华与繁荣。
三处墓葬都是依发掘时的结构复原的。墓室并不宽敞,但每座墓壁四周都以色彩绚丽的壁画、结构复杂却维妙维肖的砖刻呈现出当年市井、庭院的繁华和墓主生前的富有。我心存疑问的是,到现在还很贫穷的清水,在宋代怎么会有如此富裕的大户人家呢?据县文化馆同志介绍,这三处和尚未复原的另外三处宋墓的墓主人,生前没有功名,都是有钱的富商。而清水地处关陇大道要塞,这里温暖的气候,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正是奔波于丝绸之路上的有钱人安享天年的好去处。而这些曾在清水一带的绿水青山下沉睡千年的宋代古墓所讲述的,也许正是宋代通商大道上清水这座安谧小县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吧?
在历史的烟尘扬起,又于薄暮或黎明之际静静落下的那一刻,最珍贵的历史事件及其遗迹也许早已经永远与我们诀别而去。对于后来的凭吊者、寻访者,以及如我这样一般的好奇者来说,曾经在清水河谷一带有过的如今天一样灿烂的阳光、碧澈的水流,以及纯朴、善良的人们,还在继续着他们自信、自足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最真实、最美好的历史吗?
牛头河还在如此清澈地奔流。清水河谷两岸依然是春天一山花树,夏天满川麦浪,金秋谷物遍野,冬日漫天皆白。
这种幽雅宁静的生活场景能够延续两千多年,才是清水最大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