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又到年末岁首。回眸2011年,轩辕故里—清水大地处处焕发着新的发展活力,让我们利用网络,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全县上下奋发拼搏、谱写华章的壮丽画卷,展示清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喜人成就。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清水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弘扬“宁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的清水精神,求实创新,真抓实干,开创了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为深入实施“5551”战略,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卫生事业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清水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全县卫生工作重点,明确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卫生工作进展顺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启动实施了“收支两条线” 管理、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乡村一体化管理等综合改革工作。对9所乡镇卫生院院长岗位实施了公开竞聘工作,并对聘期已到的11所卫生院院长岗位重新进行了调整和聘任,各乡镇卫生院聘任了副院长,全县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制管理率达到100%。在全县20个乡镇卫生院和260个村卫生室开始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全县基本药物统一配送体系,暂确定清水县正大药业公司为全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于11月份开始全面在甘肃省网上集中采购平台定购药品。截至目前,县乡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共为患者让利221.26万元。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目前已初步建立健全了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制度,基本药物使用率达82%,县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共为患者让利70.7万元。

医政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以规范设立了公共卫生科及门诊健康咨询室,目前已能够每周定期对全院住院病人患病谱排序,并进行初步的流行病学分析。县直两所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健全,疫情报告系统畅通,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疫情。加强县中医院专病专科建设,在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妇保站等县直卫生单位,规范设置了中医科室,陇东等六乡镇卫生院建起了中医馆,确定了专门工作人员。普及和推广了中医药诊疗工作,全县新农合报销方案将县中医院的住院报销标准提高了10个百分点,起付线降低了20%,并将针灸、理疗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今年,该县通过招聘将25名医学类毕业生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全年完成培训进修任务57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运行。今年4月经十五届县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研究,分别调整提高了省、市、县、乡四级报销比例。2011年全县参合276085人,参合率为93.63%,较2010年增长3.36个百分点。截止10月底,有住院参合患者12382 人,住院率为4.48 %,住院总费用4780.54 万元,住院补偿2749.81 万元;门诊统筹补偿248570人次,门诊统筹账户支出754.75万元,人均补偿30.36元,结余1419.97万元。家庭账户补偿19977人次,家庭账户支出45.38万元,截至目前结余187.728万元。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积极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已完成20.9万人份纸质健康档案的任务,建档率为71%,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11.73万人电子档案建档率为47.29%,争取年底电子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60%以上。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疫情应急处置,今年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发病1454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全面建立儿童免疫接种个案信息系统,各乡镇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已逐步完善。全县住院分娩率为95.7%,孕产妇死亡率为22.396/十万,婴儿死亡率为5.82‰,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为81.99%,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67.64%;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婚检率为48.21%,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紧紧围绕“三城联创”工作,将每周五下午检查环境卫生制度化、长效化,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2010年农村改厕项目年度任务2000户,确定在8个乡镇的30个行政村实施,止目前全部完成任务。2011年1000户的改厕任务争取年底全面完成任务。在城乡主要公路沿线刷写卫生、健康教育及农村改厕标语20条,在示范村办黑板报、发放改厕资料5000余份,开展宣传活动20次,健康教育受益人数达2480多(人次)。

卫生监督执法逐步加强。今年,全面对18个乡镇学校食堂及餐馆进行了集中整治。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地沟油等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专项检查整顿,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201人次,车辆98台次,共监督检查城乡餐饮单位198家,查处生产加工过程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的经营单位95家,依法下达相关法律文书71份,限期整改39家,行政处罚12家,罚金5600元。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法检查34家,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职业病科,共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9家。共监督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单位4家,共体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工人25人,净化了医疗市场,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保障。

积极开展了卫生下乡和无偿献血活动。结合科技、文化、卫生等“五下乡”活动,组织县医院专家、万名医师支农工程的医疗队员为群众免费义诊,累计义诊人数达300多人次,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多份。开展了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68例,共补助4.8万元。组织全县80余个县直及省市驻清单位的500余人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经过市中心血站医师严格的体检、化验,453名干部职工符合献血标准,参与了无偿献血活动,献血量累计达9万余毫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全县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医疗设备配置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服务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卫生改革的发展成果以及党和政府的温暖,加快了全县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