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
——武山县新农村建设百日集中行动见闻
陈晓明 何辉

资料图(配图:天水在线)
村庄的路通了,面貌变新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这是武山县开展新农村建设百日集中行动以来发生的显著变化。该活动自2006年11月中旬启动以来,历时2个月时间,按照县上抓好“四项工作”、落实“八项措施”的要求,在全县农村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潮。
三清五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清五改”(清垃圾、清路障、清淤泥,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落实到村,这是武山县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百日集中行动“四到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山丹乡任门村积极组织群众集中时间拆除违章建筑1处、路边厕所17处,整修通村公路2.5公里,铺砂500立方米,彻底解决了该村的脏乱和交通不畅的问题。目前各村都建立了《文明村规民约》和保持文明村庄的长效机制,成立了组织,让群众互相监督,共同维护保持村里的面貌。村庄新了、整洁了,村民的卫生习惯也得到了改善,群众看到了建设新农村的希望。
道路建设:条条大路连通乡村
在乡村道路建设中,四门镇群众自筹资金40.36万元,筹集砂石料4500立方,由镇政府投入资金20万元、水泥300吨,在全镇15个村掀起了新修乡村公路的热潮,近两个月时间拓宽维修了通村和村庄道路57.4公里。
据了解,近一段时间,全县的乡村道路建设完成了四项任务,即全面修复水毁道路,确保通村道路安全畅通;加快自然村农机路建设步伐,力争较大的自然村实现村村通农机路;村内道路全部铺砂,做到道路畅通、砂化;兴修农田道路,确保基本农田道路畅通。全县62条458公里乡村道路的整修、拓宽、改造和路面铺砂工程,正在进入紧张的施工热潮中。
两个规划:一村一品勾画蓝图
“两个规划”即产业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其编制工作是这次全县新农村建设百日集中行动的重要内容。武山县以村为单元,户为基础,自下而上编制规划。产业规划体现“川区抓蔬菜,山区抓洋芋,集中抓养殖,普遍抓劳务”的发展思路,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村镇建设规划体现民俗习惯和乡村特点,让“两个规划”成为农民发家兴业的新蓝图。
滩歌镇黑池殿村是一个蔬菜专业村,经过有关部门的精心规划,一张崭新的规划图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村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蔬菜产业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目前,武山县已有7个市级示范村完成了村庄建设规划。
教育培训:科技文化走进农家
深夜,洛门镇大柳树村委会议室灯火通明,市、县的农业科技专家正在为100多名群众讲解蔬菜、养殖等实用技术。这是在新农村建设百日集中行动中培训农民的一个场景。
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武山县各单位、各乡镇对农民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知识教育,四门镇举办政策理论培训班18次,开展养殖、蔬菜种植、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全膜玉米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班60多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11期,受训人员7600多人次,全县共举办农民培训班1100多期,邀请市、县的20多名专家进行讲课,共计培训农民达3.6万多人。